广州市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语文试题(3)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班师,会河决澶州,令翰董其役,翰出银器助役,沉所乘白马以祭。(4分)
(2)诏遣御史滕中正範之,狱具,当弃市,上贷其罪,削官爵,流锢登州。(4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用于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新君即位大多改用新的年号。一个皇帝可使用多个年号。
B.开封,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简称汴,古称东京、汴京,是北宋的都城,是中国八大古都
C.三鼓,鼓是古代的时间单位,古代将全夜分为五个更次,又称五鼓或五夜。三鼓对应的时间是晚上20-22点。
D.谥号,是古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多由朝廷颁赐,亦有民间所加,称私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翰年轻的时候仅仅为郡里的一个小官,并且气势凌人,在乡里没有好的名声,但是后来被周世宗所赏识,获得委任。
B.周世宗征淮南时得到八百降俘,适逢曹翰从京师来,曹翰担心这些人会抢劫兵器造反,于是假托皇帝的命令,把这些人全杀了。
C.曹翰在平定江州的叛乱后,杀光了城里的所有人,然后调集巨舰百艘,想要把庐山东林寺的五百座铁罗汉像运到京师去。
D.曹翰在征幽州时,士兵掘土捉到螃蟹,然后送给了曹翰,曹翰由此预感到敌人授军将至,应该退兵,不久,他的预感果然得到验证。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日/主上不豫王/为冢/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B.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日/主上不豫/王为家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C.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日/主上不豫王/为家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D.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日/主上不豫/王为家闹/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
14.班固称赞司马迁在《史记》的创作中“不虚美,不隐恶”,本文作者为曹翰作传时是如何落 实这一史家传统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8分)(1)班师后,适逄黄河在澶州决口,(朝廷)命令曹翰主管这项(治河)工程,曹翰拿出银器来赞助工程(费用),把自已所乘的白马沉到黄河来祭祀(河神)。
【评分细则】“会”1分,“河”1分,“董”1分(译为“监督”亦可),语句通顺1分,共4分。
(2)朝廷派遣御史滕中正前去审问曹翰,案件判定后,(应当对曹翰)判处死刑,皇上宽恕了他的罪过,只削去他的官爵,把他流放禁镭在登州。【评分细则】“鞘之”1分,“狱具”1分,“贷”1分,语句通顺1分,共4分
11.C (三鼓对应的时间是23:00-1:00。)
12.C (调集巨舰百艘是运“所略金帛”)
13 .D 原文为“会太祖寝疾,翰不俟召,归见世宗,密谓曰:“主上不豫,王为冢嗣,不侍医药,而决事于外廷,失天下望”。“寝疾”意为“卧病不起”;“不豫”意为“生病”,皆不可断。
14.作者如实记叙曹翰平定叛乱,沉白马以祭河等事迹体现了“不虚美”:作者并未隐瞞曹翰屠城、征敛苛醋、为人阴狡等不好的面体现了“不隐恶”。【评分细则】每点1分,答对2点得3分。要举出“不虚美”“不隐恶”的例子,且用概拓性的语言表达,如表达冗长,酌情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