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及解题攻略之九:名句欣赏
作者:suanyukeji 日期:2020-02-05 13:46:08 阅读:
次
作者:佚名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12大题型:1.炼字品析 2.内容理解 3.描绘画面 4.情感体味 5.主旨领悟 6.形象感知 7.景物描写 8.意境欣赏 9.名句鉴赏 10.表达赏析 11.典故溯源 12.综合评价
名句欣赏
题型阐释
名句鉴赏,就是对古诗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就其景、情、理、趣方面为人称道之处品评分析。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精题回放
例一(2009·湖南衡阳)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例二(2009·山东滨州)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你的理解是:
闯关方略
古诗词是古典文学宝库的瑰宝,名句则是这瑰宝中的精华。有些古诗词并未广为人知,但其中的名句却一直脍炙人口,可见名句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名句赏析,目的在于培养同学们细致的涵泳品味能力,培养感受美、咀嚼美、表达美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理清一个问题——名句因何而名?它较之于平句、拙句高妙在哪里?是景致优美,让人心怡;还是情真意浓,格调高亢;抑或蕴涵哲理,启人心智;再或者修辞精妙,一语传神?
也就是说,先分类,是写景名句、抒情名句、言理名句,还是修辞名句?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如果是言理名句,则从它理和趣的融合,哲理的启悟性等角度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
以例一为例,这是一个写景名句,写的是宁静清幽的夏夜,“明月”“别枝”勾勒了和谐美好的氛围。这一句的精妙,在“惊鹊”的加入,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会引起“别枝”摇曳。写“惊鹊”,是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把“明月”映照下的月夜美景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例二则是抒情名句,这一联历来有不同的解释,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从抒情的角度看,可能第一种解释更符合作者心境:春天来了,到处鸟语花香,本来春光明媚足以让人心情愉悦,但作者感时伤怀,花反而使他泪水飞溅,鸟反而使他忧恨惊心。这里以乐景写悲情,将作者的痛苦写得更深沉、婉曲。当然,如果认同第二种解释,言之成理也可。
通关演练
1.品读诗歌,赏析名句。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简析它的妙处。
2.下面这首诗的颈联,是作者晏殊自己也颇得意的佳句,因此他将这一联写入诗中,又写入词《浣溪沙》中,成为广为流传的名句。细细品读,说说晏殊得意处在哪里。
示张寺丞王校勘
(宋)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
上一篇:2017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知识科普:说明文
下一篇:高三优秀考场作文赏析及点评:贴近灵魂舒适处
热 门 推 荐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