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习要求:
同学们,学习要端正态度,讲究方法。
态度要认真,上课时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听讲。
学习要得法。为了学好中国历史,课前要预习,画出重点内容,不理解的问题;课前专心听课,记好听课笔记,做到听懂,记牢,讲究时效性;课后巩固复习。记住要记住的重点知识。
六、作业要求:
作业本:用规范的正楷字认认真真地写好自己作业本上的名字,不能涂抹。
作业:每次作业要写好标题。每一行写到头,反面不写。
预习新课:
预习第一课:远古人类的足迹
1.人类是如何诞生的?
2.请告诉我北京人是什么样的。有什么能力?考古是怎么发现的?
3.旧时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用什么工具?
4.学第一课给你什么启示?
七、板书设计:
毛泽东16岁时励志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读书“贯通今古,融合中西”
拓展: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措施
1、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的现状
初中历史教师短缺是历史教学的现状之一。一些初中历史教师专业素质差,学校轻视历史教师的培养,使得历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狭窄,空间小,影响了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历史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学习热情。许多学生认为历史是死记硬背的,对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历史学习方法、历史思维训练和历史价值观的理解较低。如今的历史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根据教学内容使用有效的资源来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初中历史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历史课走出困境,实现立体化教学的目标。
上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教案(3) 下一篇:小学语文说课稿一等奖(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