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家长注意 9月起中小学教材有重大变化
作者: 日期:2021-02-23 09:03:03 阅读:
次
再过两天,湘潭中小学就要开学了。从今年秋季开始,中小学教材将发生很大变化,包括取消“"人教版""粤教版"等教材,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加大古诗词课文比重,在中小学教材中引入法律法规等。此外,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并修订课程目标。
科学课成为小学一年级必修课,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理科课程,理科课程由“启蒙课”改为“基础课”。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并考虑科技研究实验中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相关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倡探究学习。
中小学语文教材结束“一纲多本” 实现全国通用
从9月1日起,小学生和初一年级的初中生将开始使用教育部编制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人民教育版、广东教育版、江苏教育版等现有版本的教材将逐步被取代,从而正式结束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
书本改为A4纸大小 古诗文比重提高
本次部编语文教材更注重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不仅书本从16开到A4纸的大小,传统文化的篇目也大大增加。小学6个年级的12本选择了优秀的古诗124篇,占所有选择的30%,增幅达到了80%。
中学古诗文选篇占全部选篇的51.7%,较原人教版有所提高。古诗体裁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文论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都有收录。
先认汉字再学拼音专家说更符合规律。
与以往的教材不同,新编的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材回归传统,先认汉字,再学拼音。专家认为,拼音的学习是由熟悉的语言带来的,这样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安排教材是符合法律的。
注重国家主权教育
据报道,新编写的汉语教材也特别重视国家主权教育,这主要体现在选编文本的内容上:
描绘祖国的山河,用美景感染学生,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展现伟大、坚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用铿锵的话语激励学生,如《黄河颂》《壶口瀑布》等;讲述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用感人的故事滋养学生,如《无名岛》《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等。
法律法规入中小学教材 最多涉及50部
另外,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学科的全国统编教材,也分别进行了改革。为了使法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原有内容改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其中小学教材共12册,涉及法律法规30多种,初中教材6册,涉及法律法规50多种。在历史教育中,则注重以史实为依据,加强对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教育。
在今后的工作中,教育部将加大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全国统编教材的统一使用力度,力争3年内实现统编教材全覆盖。

热 门 推 荐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