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课论文(2)
作者: 日期:2021-02-22 09:06:05 阅读:
次
3.感染法
人的情绪总是互相感染的。感染法是指教师不仅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绪、言行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的交流,使良好的情绪相互感染,不断加强。小学的思维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好的关键是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要把他们作为教学的对象,尤其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思维和趣味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利用场景和视听设备来达到教学目的。
4.示范法
青少年模仿性强,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做为自身的模仿对象,随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身上再现,逐渐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的模仿法,就是为学生出示榜样,指导他们模仿,这些榜样,最先应当是师资本身,次之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导、伟人、科学家、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在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根据势利导,还可以与小区居委会联合,将学生带到居民社区,进行卫生、教育、残实践,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健康认识度。
5.锻炼法
心理素质的形成是学生自觉参与社会实践的结果。锻炼方法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比如结合一年一度的春秋游,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徒步活动,要求他们只带开水,不带零食。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艰苦朴素精神,而且促进了他们互助、坚韧、毅力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简言之,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爱心和诚心,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能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热 门 推 荐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