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综述(3)
作者: 日期:2021-02-21 19:05:26 阅读:
次
中国近代思想史不断发展。论文和专着的数量很多,不用说是看不过去的,要弄清楚也不容易。总的来说,它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按时期依次讨论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到主要按思潮讨论,从思想思想史或政治思想史到社会思潮史的转变。我们这里问的问题是: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思想史的关系是什么,它们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顾名思义,思想史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其中政治思想只是一个方面,而社会思想或社会思想不应等同于政治思想,而只是思想史上的一个方面。但就发表的作品而言,它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写的是政治思想。
其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的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书籍都是以“社会思潮”命名的。但是什么是社会思潮,研究者们众说纷纭。比如,有研究者认为,所谓社会思潮,就是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一阶级、阶层或整个民族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潮。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潮是指中国社会中带有资本主义倾向和性质的思潮。这两种说法有明显的区别。就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而言,其范围也值得探讨。
第三,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系统著作,从著名思想家及其代表著作的序贯论述,到各种思潮的序贯论述,都是一个明显的变化和突破。然而,不能说中国现代思想史的风格和结构已经完善。由于在思潮的顺序和思想家的顺序上有类似的局限性,民间思想很少或没有得到反映。
注释:
(1)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年出版
(2)吴雁南等《清末社会思潮》 福建人民出版社
(3)胡维革《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高瑞泉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汪林茂:《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四个转折点》,《求是学刊》1985年第5期。
(6)《专家学者研讨中国社会思想史》,1999年3月26日《光明日报》。

热 门 推 荐
热 点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