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华教育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天地

《奇异的绘画天地》教案

《奇异的绘画天地》教案
 一、教材分析
《奇异的绘画天地》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二课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它是绘画知识在教材中的延伸,贯穿于以后的整个绘画知识教学中。是学生顺利快速操作绘图的基础之一,也是形成学生理解、熟悉、技能掌握、综合运用的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工具的基本用法,掌握绘画工具箱中前七种绘画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着重掌握利用绘图、涂色、喷涂、刷色、取色等工具对封闭图形进行色彩处理的方法。颜色是小学生在接受美术教育后最感兴趣的东西,它包含了很多感性和理性的内容,例如黄色象征着宁静,绿色象征着生命,蓝色象征着高贵等等,丰富的颜色既能美化画面,又能让人感受到理性美的熏陶,尤其是学生在学会了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要领后,学习兴趣更是大大激发,学习热情也空前高涨,表现欲望极为强烈。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求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这一点,我设计了这个课时,旨在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绘画功能的使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拓展奇画的丰富内涵——美丽的色彩不仅有自然风光,而且有人类的美德,让学生接受美丽的教育。因此,这门课是一门集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的绘画知识教学的提高课程。
就内容而言,对于掌握了一定的绘图操作技能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只需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共同讨论解决难懂的知识,或者老师给予适当的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熟悉绘图功能的基本操作,掌握图形的色彩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尝试,展现自我,激励自己,体验成功,激发求知欲,通过不断的探索,陶冶情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绘画工具箱前七种绘画工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难点:对奇画世界丰富内涵的理解、体验和表达。
四、教法阐述
本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重点。因此,本课程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已经接受的艺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创设电子艺术展的情境(创设情境法),逐一设置任务,让学生学以致用,自己动手,有机结合各种绘图操作(任务驱动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查漏补缺,让教学内容合理自然地流动。在教学中,启发和归纳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快乐学习,让课堂生动有趣且高效。
 
232.jpg
热 点 新 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如有个人或集团需要使用本站资料,请在使用过程中标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2023 CN910.net 本站资料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对于侵权行为,我们将保留使用法律手段!
赣ICP备05006204号 站长:晓渔